标王 热搜: 安防  安全  摄像机  监控  对讲  方案  高速球  联动  视频采集卡  硬盘录像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热点 » 正文

“电子眼”紧盯污染源流程顺执法更有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21  来源:天下安防网  浏览次数:341
核心提示:  随着环境形势变化和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污染源在排污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为保障环境安全,滨州市依托在线监控系统,充分发挥环境自动监测“眼睛”的作用,形成横向联手、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的立体监管体系,切实提高了环境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山东省滨州市环境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接到报警软件发来的信息:“滨州中和水质G、S进水口化学需氧量数据超标,时间:14时1分,超标倍数:0.04。”环境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与企业负责人一起查找超标原因。两个小时后,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这是滨州市实施快速执法深度联动制度的一个缩影。

  随着环境形势变化和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污染源在排污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为保障环境安全,滨州市依托在线监控系统,充分发挥环境自动监测“眼睛”的作用,形成横向联手、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的立体监管体系,切实提高了环境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全力打造数字环保

  随着各类企业的增多,单纯靠手工进行环境监测已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滨州市环保局克服资金、人员缺乏等困难,全力打造“数字环保”,夯实环境监管基础,实现监测自动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

  滨州市着手实施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工程分3期建设,总投资达两亿多元,先后建成了覆盖全市的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建设了河流断面小型自动站9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6个,安装重点污染源在线检测仪137台。同时,还开发出重点污染源监控平台,实现市区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全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突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响应系统等在用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为保障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滨州市环保局积极规范监测工作程序,做到“采样、做样、数据报告”3项分离,突出重点流域、重点污染源手工监测,提高监测质量和工作效率,较好地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滨州市还实行“三个联动”制度,即在线监测与手工监测联动,做到科学采样,重点监控,确保数据的客观性;数据异常与报警联动,安排专人综合分析在线数据,提前介入,主动防控;在线设备与设施发生异常时联动,出现异常数据后及时锁定原因,快速处置。2009年,滨州市在线监控系统运行率、准确率均保持在95%以上,名列全省前茅。

  执法程序更加科学

  为提高环境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滨州市环保局积极实施深度执法快速联动制度,采取“应用在线监控数据,统分结合,属地管理,责任明确,查处报告限时、追踪问效”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了横向联手、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的立体监管体系和工作流程,积极推动环境执法科学化,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

  滨州市环保局建立了工作责任制,成立责任组和考核组,分别督导有关县区、单位的联动执法,制定了“在线监控数据分析判读→数据报警→快速处置→情况报告→跟踪问效→责任追究”的工作程序,把全市61个省控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实现市、县两级联网互动。

  “我们专门设立了数据分析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监测部门对监测数据负责,一旦发现在线监测数据异常,自主开发的报警软件会将异常数据自动发送至值班人员,值班人员立即向领导报告,并按程序发出数据报警信息,发至责任组成员、市局联动人员、县区责任人、市环境监察、监测责任人和其他相关人员。”滨州市环保局局长韩杰介绍说。

  在接到数据报警后,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滨州市环境执法人员需在20分钟内赶赴现场,县、区责任人1小时内向责任组上报初步结果,责任组两小时内向考核组报告初步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在24小时内形成快报,报告责任组。责任组及时向考核组报告。各责任组每旬对报警信息和查处情况进行汇总,形成快速联动报告。

  滨州市还建立了现场监察台账,记录数据异常原因和处理情况。联动报告每旬报环境监察支队,由支队汇总后报市环保局领导,发各责任组,通报有关情况。为加强调度和考核,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通过给法人代表致函或重大问题函告等形式,对突出环境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确保整改到位。滨州市环保局对联动执法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每月进行统计、公示,考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在加大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力度的同时,滨州市环保局积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一切以解决环境问题、保障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对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及时告知有关方面,在依法办理的基础上,沟通思想,换位思考,增进了解,促进企业自律,确保高效快捷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形成在生产中治理、在治理中改善、在改善中发展的良性循环。(来源:中国环境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10328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