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安防  安全  摄像机  监控  对讲  方案  高速球  联动  视频采集卡  硬盘录像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国家做支撑生物识别产业前景向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30  来源:IT168  浏览次数:452
核心提示:  2010年1月26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50余家“政产学研用”单位、共10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2010年1月26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50余家“政产学研用”单位、共10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本次成立大会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林宁主持,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赵波副司长发表了重要讲话。

  赵波表示,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对计算机依赖性的增强,信息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使用者身份准确辨识和确定的需求日益增长,生物特征以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成为身份识别技术领域的重要信息技术手段之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涉及的内容广,包括了指纹、掌文、掌形、人脸、虹膜、颈脉、DNA、书写、语音识别、步态等多种识别方式,涉及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图像识别、比例算法、软件设计等多项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生物识别技术逐渐成熟,国内外设备厂商纷纷推出了各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软硬件产品以及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在金融、电信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信息产业的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高度关注和重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标准制定、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我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的支持下,研发出基于虹膜、指纹、红外、人脸等生物特征识别的系列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在标准方面,我部从2004年就开始了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标准研究工作,并于2005年申请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的正式国家成员体。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及跟踪研究的同时,申报了20余项国家标准的制定,涵盖了生物特征识别术语、数据交换格式、公共数据框架、产品互操作、测试评价等方面,其中五项标准已完成制定并上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另有6项国标和2项行标正在立项过程中,为进一步做好我国生物特征识别,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及参与生物特征识别国际标准化工作,并推动生物特征识别标准的应用,工作组近期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组织做好已经立项标准的制定工作。第二,做好生物特征识别标准的预研以及后续计划的申报,并且征集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方面的相关标准。第三,要推动生物特征识别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我们将向国际ISO组织申报了以我们自主技术为主的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希望我们继续能够把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化工作协调起来。第四,我们要推动标准的产业化和应用工作,我们这个工作组将充分的凝聚我国生物特征识别相关产学研用各界力量,通过标准化工作来支撑和服务于我国的生物特征识别相关产业发展,并切实在各个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生物特征识别的标准化工作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业界企业以及用户单位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标准,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促进我国生物特征识别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标委工业二部戴红副主任对于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的成立寄予厚望。为了促进我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加快开展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委已正式下达了20余项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标准制定计划,涵盖了生物特征识别的术语、数据交换格式、公用数据框架、产品互操作、测试、评价等各个方面,希望通过工作组的建立,充分凝聚我国生物特征识别相关的产学研用各界力量,根据我国生物特征识别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制定和完善我国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做好我国生物特征识别国家标准的制定及生物特征识别国际化的标准化工作,标准委也将会继续支持全国信标委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对具有通用性、急需性的标准尽快研究,同时,更要关注我们这些应用,以满足我国产业和应用的需求。同时,将我国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制定情况与国际标准工作更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强小哲处长在发言中表示:很高兴的看到标准工作组成立了,现在生物特征识别已经到了大规模应用、产业化发展的阶段,科技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配合并结合标准化工作,使我们在支持技术开发的基础上同时支持生物特征识别相关技术的产业发展、社会应用的发展。具体到支持的方法,不仅局限于863计划的支持了,像支撑计划等等都会配合,是发展的新起点。

  作为未来几年我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关的电子护照的应用部门之一,外交部领事司戴双明处长在会上着重介绍了涉及到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工作。涉及到生物识别技术的包括因公护照,涵盖外交、公务护照,一年大概20万左右,境外(包括港澳地区中国公民所有护照)证件一年大概80万左右的签发量,另外是外国来华签证,每年驻外使领馆签证量大概830万,这些均由外交部相关司局负责。此外,戴处长认为标准工作组的成立是我国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生物识别标准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于我们国家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面向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在被应用领域本国电子护照的同时,也被应用于为外国颁发的签证之中,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成为各国促进发展的大的趋势,作为我们国家这个技术的发展,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从我国需要来说,必须在这方面迎头赶上。同时戴处长希望通过努力可以制定出既符合我们中国自身需要的生物识别标准,同时也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技术规范,正视与国际接轨等问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的张加会处长介绍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情况。早在2001年在做社会保障卡规范时候,就已经在卡上为人的指纹预留了空间,在各地信息化工作中,也有许多地区采用指纹识别技术建立指纹识别系统,认证退休人员的身份、退休人员的身份状态,成为防治养老金冒领的重要手段,但是实际工作下来觉得还有些问题,到现在为止社会保障卡上的预留空间一直没有被实际应用,指纹识别的系统也主要由各地区在探索和实践,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系统究其原因,在目前社会保障领域,主要面临两大热点和难点问题:一是要解决全覆盖的问题,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二是要解决流动性问题,要适应于人跨地区的流动,让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实现社保关系的转移、接续,能够让老百姓跨地区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包括养老、医疗待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包括新农保、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医疗等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全国网络必须联通起来,社会保障卡能够全国通用,同时对身份识别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由于新农保的实施,参保对象成倍扩展,农民纳入到覆盖范围中,农村地域广阔,人员分散,对农民身份的识别更是比较难的课题,在跨地区转移接续之后,现在跨地区人员非常多,跨地区人员身份的识别需要建立跨地区识别系统。如何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身份识别工作能够给予更好的支持是我们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今天生物特征识别工作组的成立,标准制定工作的开展,对于我们下一步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李子青主任和浙江维尔生物识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邹建军总经理作为标准工作组首批正式成员代表进行了发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始生物特征识别相关技术研究的院所之一,而浙江维尔生物识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指纹识别产品具有资深的地位,两家单位在认识到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对于中国的产业和行业应用意义重大的同时,承诺积极配合标准工作组的相关工作,将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化的协调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根据IBG(国际生物识别集团)发布的2007-2012年度全球生物识别市场报告中预测了未来5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的规模。预计到2012年将超过74亿美元。这说明人们对指纹识别的接受和应用已经步入快车道。我国生物特征识别市场规模将也将保持高速增长。由此可以看到我国生物特征识别产业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而“全国信标委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的设立,将联合国内的政产学研用单位,大力推进生物特征识别相关标准的确立及应用推广,从而促进软件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生物识别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1032898号